每天五分钟,学会理财经济学 word 电子书籍 在线 下载地址

每天五分钟,学会理财经济学 word格式下载
每天五分钟,学会理财经济学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每天5分钟学会理财经济学(*珍藏版)》 从储蓄投资、基金投资、*投资、外汇投资、保险 理财、收藏品投资、买车购房计划、股票投资等方面 入手,向读者介绍了众多投资理财工具的相关知识和 操作方法,能够启发读者打理好自己的投资理财生活 ,进而增加财富。

《每天5分钟学会理财经济学(*珍藏版)》 由坚鹏编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理财观念: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第二章 节俭理财:理财先要有“财"可理

第三章 储蓄理财:储蓄并非简单的“存钱" 储蓄贵在坚持

第四章 信贷理财: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第五章 债券理财:没有风险的投资

第六章 股票理财:风险与收益并存

第七章 基金理财:让专家替你理财

第八章 外汇理财:从汇率的变化中获利

第九章 保险理财:替自己的未来买份保障

第十章 购房理财:告别“蜗居"却不做房奴

第十一章 收藏理财:陶冶情操又获利

第十二章 家庭理财:开源节流,做家庭财富的掌控者


书籍特色:

《每天五分钟,学会理财经济学》是一本关于理财经济学的书籍,通过每天花费五分钟的时间学习,帮助读者提高财商,理解和应用经济学原理。

主题分析:

该书的主题是教授读者如何通过理财经济学的知识和原理,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它强调理财并不复杂,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技巧来提升自己的经济状况。

人物评价:

该书没有明确提及特定的人物,但通过作者对经济学的描述和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理财经济学的热情和专业知识。作者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故事,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原理,并且提供了实用的财务管理建议。

文学手法分析:

该书运用了生动的实例、故事和案例分析等文学手法,使经济学的内容更易于理解和应用。通过讲述真实的情境和故事,读者可以更好地体会到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且能够更好地融入实践。

社会影响:

《每天五分钟,学会理财经济学》通过教授读者理财和经济学知识,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财商水平,避免金融风险,实现财务自由。同时,通过普及理财经济学知识,该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财务素养和经济发展水平。

备注:上述内容由ai生成,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作者介绍: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金融行业中心总经理、深圳运营中心总经理、高级合伙人

◆总裁网特聘专家

◆影响力集团特聘讲师

◆私人管理教练

◆多家企业常年管理顾问

◆多家机构特聘讲师 擅长领域

◆战略管理、精益生产、人力资源管理 经典课程

◆战略管理——企业致胜之道

◆卓越中层智慧——成为卓越中层的秘密

◆赢在绩效辅导——揭开绩效管理的黑洞

◆赢在胜任力提升——企业持续成功之道

◆TTT培训师培训——助你成为优秀内训师


出版社信息:

类型:北京工业大学下属的出版机构

成立时间:1987年12月

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12月,是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管,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北京市属工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10余年来,一贯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和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方向,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共出版大中专教材、学术理论专著、计算机和其它科技图书、外语类图书、工具书等近千余种。

业务

出版该校设置的学科、专业课程所需要的教材;该校教学需要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工具书,与该校主要专业方向相一致的学术专著、译著;适合高等学校教学需要的通俗政治理论读物;根据学校主管部门确定的分工和安排为尚未成立出版社的高校出版同一专业系统的高校教材。

荣誉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刊物(23张)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共出版大中专教材、学术理论专著、计算机和其它科技图书、外语类图书、工具书等近千余种。其中有50余种图书分获"中国图书奖"、"国家教委理论学术著作奖"和"北京市优秀图书奖"等各种奖项。特别是一批实用类科技图书和工具书的出版,体现了理论性和实用性在较高层次结合的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中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出版事业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为此,1995年以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连续两次授予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全国良好出版社”称号。

评价

10余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一贯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和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方向。


原文摘录:

暂无相关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精彩短评:

  • 作者:榜上有名猫 发布时间:2019-05-14 00:20:18

    旧书清仓阅读,且不说2014年出版的书籍,观点都有些过气,主张内容是灌输理财理念,其知识领域的介绍部分过于显浅和皮毛,与其说“入门”,不如说是“劝读者理财”或者“最简单的理财是这样的”,读后会感觉很虚,实用价值不高。


深度书评:

暂时没有为您找到相关书评,查看其它精彩书评

  • 吴小莉工作生活面面观

    作者:爱媛 发布时间:2013-11-19 19:18:58

    问:从1999年出版《足音》到现在已经将近十五年,这些年我们只能看到您继续奋战在传媒工作上,但是对你个人的生活不是很了解,能否介绍一下这十多年来的变化?

    吴小莉:这十多年的变化,分两方面。
 工作上,我和所有朋友一样,经历电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的进步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和本业,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可以随时随地移动着进行工作;但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无时无刻都被电子产品牵着,随时都在进行着沟通并进行即时反应。在过去多年,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直践行着“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我在”,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大事,如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如人类与病菌的战争,我是亲历者,有观察,有思考,有经历。
 个人生活上,我经历了从为人女儿到为人妻子再到为人母亲这样的生活历程。这也使得我更加理解生活的全貌是什么。一名女性所要扮演的各种角色,我都尽可能去实践、尝试,明白了其中义务和责任,更明白其中的欣喜和快乐。家庭成员在我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也带给我越来越多的支持。可以说,过去十多年,我更多的是在平衡家庭、生活、工作几个关系中去学习和成长。

    问:从记者到副台长,现在也还在做节目,您如何看待这种身份的转变?您更喜欢哪一种身份?记者还是领导?您未来的职业规划是?

    吴小莉:说到我在传媒界的身份变化和职业规划,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和女儿的一段对话。女儿曾经和我讨论她未来要做什么,我跟她分享了我自己选择职业的经历,我跟她提到了,现在她在储备她的知识和能量,不仅仅是为了找寻未来她能够谋生的职业。如果她足够幸运,最好能够找到她能为之付出一生努力和热情的志业。我之所以喜欢做记者,是因为我喜欢站在这个位置上去观察这个社会,去沟通这个世界。所以,从一个传媒人的角度来看,在这个领域当中的任何一个角色和位置,都只是实践我们跟随世界脉动,观察、分析、分享这个世界变化的角色而已。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不喜欢简单的重复,也不喜欢留在原地。就像我当年离开父母来到香港是一样的,我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一切值得尝试的事物。而这个行业,让我常常有这种新鲜感、学习感,以及成就感。所以我未来的规划是,哪里有好玩的事情,我愿意去尝试的事情,我都愿意去做出自己的努力。

    问: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这么些年来一直没变的,又有哪些是改变了的?

    没变的是这么多年来对于传媒工作和新闻工作的热爱。我对于上一线,亲自去采访,去学习和了解这个世界这种热情不变。改变了的是,我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越来越多元、多样,而且更多角度,也更能理解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这折射到生活上来说,意味着我对很多事情更加的宽容,更加的了解该如何去面对。

    吴小莉:身兼记者、主持人、电视台长三个身份,现在还出版新书,纵横台湾、香港、大陆三地,经常性全世界出差,既是爱打拼的女儿,又是浪漫的妻子,还是精明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持你走到现在?你会觉得累吗?

    累一定会有的,尤其是在做了一段时间的马不停蹄的工作之后,或者是一个大的采访之后,通常会有一种人要放空的感觉。我觉得全部的精力付出以后人要完全的放空,要跳离所有的角色,然后自己一个人独处休息,让自己能够再重新的充电回来。休息的方式常常是看一场电影,或者是看一看电影台的一部久违的经典之作,或者去跑步、散步、游泳、做瑜伽。这种时候我要完全跟自己的工作脱离,跟自己的忙碌的节奏脱离,换一个角色,然后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让自己再恢复、休养,然后焕然一新。

    问:有没有想过下一步想做什么?

    吴小莉:做为传媒工作者,从事这个行业一直让我觉得很新鲜,很有收获。我一直在做我喜欢的事情。那接下来如果遇到什么让我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做起来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只要是我喜欢的,我就会愿意去做。

    问:您对“事业”和“职业女性”的理解?

    吴小莉:每个人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份工作不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技能,更是自己愿意不断地去付出、去贡献社会的一种方式,这是我对事业的理解。
 在香港,男性和女性有着均等的受教育、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机会,而且有些职业女性可能更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很多女性在各个行业的位置上坚守着,而且是出类拔萃的。我觉得职业女性是多元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她可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小螺丝钉,但是她的存在使得这个社会非常多元、精彩。职业女性的存在,使我们每一个人受到的教育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能够被充分地认可和体现。每一个人的能力能够充分地激发和贡献,不至于浪费。职业女性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会使得她在家庭生活中取得更大的平衡,而且美满。我相信工作和生活是可以做到并行不悖的。

    问:您认为职业女性在家庭中的首要职责/角色是什么?

    吴小莉:在一个家庭里面,“母亲”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无论她是一个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她的角色很特殊,也无可替代,她是一个家庭精神的核心所在。我曾经多次提到《飘》中的女主角郝思嘉的母亲,她就是那个家庭中精神核心的所在。虽然那个家庭由郝思嘉的父亲主外,但真正坚强的其实是她的母亲。当郝思嘉的母亲因战乱去世后,她的父亲就变得无所适从。所以女性在一个家庭里面是很核心的精神力量。

    很多时候,男性在一个家庭里面更像一个“大儿子”,他也是需要被宠爱的,需要被像个孩子一样去照顾的。这种照顾的本领女性是比男性更强的。所有的女性天生就懂得去照顾人,无论她是不是职业女性。她扛起的是照顾家庭生活细节的职责。我们每每回到家,第一个问到的通常是“妈妈在哪儿”,而不是“爸爸在哪儿”。女性她起到的是稳定家庭基础的作用。对于我来说,我就认为,当我的女儿、我的另一半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要存在。

    问:从女儿到母亲,您如何看待您身份的转变?您和您女儿是怎样一个相处模式?

    吴小莉:从女儿到母亲,其实是一个从依赖到被依赖的转变。打个比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波折。那我作为母亲,怎么解释这些波折给她听,怎么去引导她,这些都是会长远影响她的。例如女儿最近去参加夏令营,在北京的夏令营待了一个月,在和室友相处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些挫折,那我怎样去引导她面对这些挫折,会影响她今后怎样看待集体生活,以及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时候怎样去面对。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作为母亲,我觉得存在感,与女儿时时的沟通,以及我的言传身教都是很重要的。女儿还小的时候,遇到家长会一类的情况,我和我的另一半会轮流去参加。但是她现在慢慢在长大,我就觉得我们两个人都得要参加,因为女儿她越来越意识到她需要父母亲的存在。

    另外,女儿问到我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一定要想办法及时地回答她。回答的方法可以是写一封信,也可以是当面跟她说。比如说前不久她问我一个问题,说现在的孩子都被家长宠坏了,以后就没办法和我们这一代人一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她就会担心她长大了以后没有办法照顾我。对于她这类的疑惑,我就会想我一定要尽快找一个安静的时间,帮她把这些疑惑解开。虽然我女儿现在还小,但是她已经问了我一些问题,我就会想要认真回答她。现在我已经把一些和她对话的内容写了下来,希望以后能够把这些文章留给她。这也是我和她相处的方式。

    问:你希望你的女儿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她现在对什么领域感兴趣?会反对她也做一名电视媒体人么?

    吴小莉:现在我想要跟女儿解释的是,现在这个时候的学习,不是说一定就是最重要的,但是的确是一个可以帮助她了解这个社会的窗口,帮助她找到她喜欢做的事情。例如她现在又要学中文,又要学英文,那她就可以了解中文世界里的事情,又可以了解英文世界的事情。这种学习并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问题。这是我会和她沟通的方式。我甚至会坐下来和她聊,我的职业是什么,我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职业,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职业。我会想要跟她说,对于她来说,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一个她喜欢的工作,从事她喜欢的事业,并把它做到极致,她就可以出类拔萃。或者说,找到了她喜欢做的事情,她愿意终生为她奉献,这也是很好的。她不一定要赚很多钱,只要她能找到一个她可以奉献一生、让她有成就感的努力方向,我认为就很好。

  • 吴小莉与青年

    作者:小哈一生黑 发布时间:2013-11-19 19:34:18

    问:现场观众的选择也很有意思,我发觉录制现场的观众基本上都是各重点大学的学生。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档讨论未来,也是做给“未来”看的节目?

    吴小莉:是的,这档节目除了嘉宾跟行业的观察者以及专家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重点大学的学生以及年轻的创业者。因为未来五年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对于他们投入社会是非常关键的五年,所以这本预言册他们不只是重要的阅读者,而且很可能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对于这样一档做给未来看的栏目,其实就是希望留给年轻学子们更多参与未来发展的机会。其实他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未来可能的实践者。

        我想,任何思考都应该最终具有通向未来的意义。 我们最后一场的节目录制中有一句话:未来走在我们当中,是为了在它发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变我们。这些年轻人,充满可能性,孕育着很多未来。我们说与卓越同行,我渐渐发现更真确的说法其实是我们在和今天的卓越者对话,与明天的卓越者同行。他们这些年轻的,充满可能的群体未来这条路会怎么走,能怎么走,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未来。这个也是我现在渐渐更关注的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问:以往你的节目以二人对谈的形式居多,这次的节目要面对现场那么多的青年学生观众,他们对于节目、对于现场访谈的意义是什么?

    吴小莉:在设置大学生观众的这个想法上,最初很模糊,更多地是为了形成一种观念的上的现在与未来的互动。但在不断地互动之中,我很受触动。他们真的是特别鲜明、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一群。我很难想象我年轻的时候,身边的同龄人会像他们一样在镜头注视下那么坦然。在面对这些商业领袖,他们有一种很特殊的方式把一个仰视的角度表达的很活泼,很对等。整个触动不仅对我,对嘉宾们也都很明显。我感觉这群互联网的新生代,越来越不仅仅限于被教育、被灌输这样的被动角色了。他们有很明显的在影响力上的互动热情。

    问: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长久以来,除了电视人/媒体人的身份,你的社会身份中有很多与青年相关的的头衔,“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四川省青联副主席”“香港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香港菁英会副主席”等,这是巧合吗?还是你对青年工作有特别的兴趣?

    吴小莉:整个事情很有意思。过去我是以青年人的角色在参与很多事情,渐渐就发展到了今天这样的参与程度。现在,也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种水到渠成吧,就像我刚才说的,我越来越爱观察、思考眼下这一代85后、90后年轻人们的处境、文化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都有。思考他们的路可以怎么走,毕竟他们的未来是我们的未来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去我专访的对象很多是成功人士,对他们的采访內容其实对年轻人是有触动的,因为年轻人群中一定会有明日的成功者,所以我越来越在意这些对话可以对青年人们形成怎样的一种关照。可以说,我越来越关心,这些年轻人,未来的卓越者,今天该怎么往前走了。
就像我在《吴小莉:与卓越同行》这本书的一开篇所提到的,过去我认为卓越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但是如今我觉得卓越是一种存在着的本质。不论是已经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或者是正在努力理解世界、想要参与贡献和建设社会的青年朋友来说,卓越作为一种品质,其实是一直流传着的。所以从事很多的青年工作是因为我们都是这样走来,从过去的仰视,到如今的平视。所以当我们有机会时,我特别愿意,将这种仰视的目光尽快地拉平,让青年朋友能有更多的机会进入这个多彩的世界。在我初入社会时,我深刻地明白Mentor的重要性,我们称之为导师。我初入行时,公司里就有带领我们初生之犊的导师。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更快速地学习进入这个社会。而当我们今天有能力时,我也特别愿意将更多导师的卓越精神展现在年轻学子的面前。我深深相信,只要将他们扶上阶梯,他们就能够在这个舞台上舞出最美的、属于自己的卓越之路。

    
问:你的采访对象大多是社会上已成功的精英人士,为什么会对青年人有这么大的兴趣?

    吴小莉:互联网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弗里德曼说它把世界平坦化了,我觉得它把影响力也平坦化了。过去可能是熟龄的、成功的人更有话语影响力,总的趋势是从年长者那里向年轻人传递影响力的。现在年轻人的话语空间因为微博等等的媒介,越来越大。很多时候,年长的一群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反影响。比如我认识的很多大佬们都很热衷于用网络上流行的语汇。这些,很多都是青年人创造出来的。我常年在互联网上潜水,发现现在想要了解一个青年群体实际上是比过去要容易得多的了。

    问:你对这一代青年人的印象和看法?如何看待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新生代群体?

    吴小莉:其实你说的这个跨度还是很多,这里面又精分出好多从现实际遇到观念差异都很迥异的微小群体。80后其实已经渐渐步入青年,也有不适应90后,或是00后的好多做派,总的来说,就像我刚才说的,他们,尤其是90后、00后,是互联网陪伴长大的一代,他们与这个世界有一种特殊的对等精神,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没有的。
 同时由于他们接触世界的介质(网络)的变化,很多老观念、老想法直接套用在他们身上是失效的。他们真是特别值得花时间去观察的一群,他们拥有很多我们过去无法拥有的机会和素材,同时他们也丧失了很多我们过去几代人的东西,这种得到和丧失最终会形成怎么一种样态,这个样态又会怎样影响中国的走向,是个我现在特别感兴趣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商业领袖们在探索未来的可能性,而这一群青年人是活在未来的可能性里。

    问:接下来会继续把“卓越”系列做下去吗?有没有其他开拓和延展计划?

    吴小莉:挖掘精英头脑中关于未来的big idea,是很让人兴奋的,也很值得持续的。同时也希望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向青年人。我越来越觉得所有的思考、对话都应当具有导向未来的意义。我很希望看到卓越系列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青年人中间去,和青年人有更多互动的机会。

  • 好学生的作业本

    作者:雲水 发布时间:2014-01-11 00:04:08

       坏学生各有各的坏,而好学生是一样的。就算好学生不是一样的,好学生的作业本也大抵相似。

       好学生的作业本是什么样的呢?洁净、工整。也不是没有错,可是错的地方也用不同颜色的笔小心翼翼地订正了。整个作业本给人的感觉就是干净、舒服。

       吴小莉是个典型的好学生,她这本新书就是一本好学生的作业本。

       大一的时候,因为专业的原因,把那些名主播名记者的传记或者书作都找出来看了一通,从赵忠祥、倪萍看到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再看到杨澜、曾子墨、陈鲁豫,吴小莉……可以说老中青三代的书都一一看过。

       横向来看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纵向一比,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名记越走越浮躁,越来越取巧,早期的作品还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情怀在里面,后面就完全是为写而写,看不到“真诚”了。

       也是,反正资历在那儿了,名气在那儿了,说什么写什么都会有人买账,所以也就不用那么爱惜羽毛了。

       可是吴小莉不同,她的《足音》在早期那批主播自传中就是诚意之作。像初学写字儿的小童,一笔一划写得认真,又不卑不亢。她的前几十年是怎么走过来的,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毫不忸怩,也绝无矫饰。她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也认认真真分析着,真的是一步一声足音。

       看的出来,她不是那种聪明学生,可是她一定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因为她足够认真,而且发展平衡。

       这本书也同样认真,每篇采访前都有一篇类似记者手记的东西,她没有柴静那样的才情,也不同于闾丘露薇的理智分析。乍一看这些文章,会以为是高中生作文,不是很好看,可是能得高分。

       这文章放在书中也能得高分,交代铺排,为主角的出场做好铺垫,这样的文章恰恰好,不会抢了主角的风头,也不会让后面的提问显得突兀。

       在提问环节可以看出,吴小莉是做了大量功课的。6个采访对象,都是中国当代数一数二的人物,脾气秉性各异,风格也各不相同。场上还有各色嘉宾,她却能把局面控制得不冷不热刚刚好。

       要说那是节目组策划的功劳也对,可是在现场,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是不可控的,策划也没有办法,全靠主持人掌握局面。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会咄咄逼人,故意把采访对象往沟里带;也不会脚踩西瓜皮,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纵观全书,这对吴小莉来说驾轻就熟。

       也不是没有取巧的地方——我注意到,她所有的开篇问题几乎都是一样的,“您认为在xx上,什么最XX?什么最xx?”多为这样的句式,表面看这是将主动权先放到采访对象手中了。再一思考,这些问题,都具有双向性,一句话包含了两个问题,而且节奏非常快,采访对象在这个当光顾着去憋名句格言去了,到手的主动权又给踢放了回去。而对主持人来说,开篇的三四个小问题里面就大有文章了,随便从一个方面延伸都可以抽出一条采访的主线。每一场采访都是这样的路数,可见屡试不爽。

       之后的问题都循循善诱,把被采访者往预设好的轨道上赶,这是作为一个记者的职业技能,更是吴小莉的长项。毕竟是好学生,可以说每一场采访都把节目组想听到的话从嘉宾口中套出来了。

       可是也仅止于此了,中规中矩,刚够90分的优秀线,却不能更高了。

       我这么说绝没有贬低吴小莉的意思,你以为90分是好拿的吗?这世上多的是眼高手低的不及格者,却少有肯安安分分朝90分奋斗的好学生。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好学生的作业本再单调乏味也比你那皱巴巴乱糟糟布满红叉叉的本子看着舒服不是吗?

  • 女主播吴小莉的卓越模式

    作者:读眼 发布时间:2013-11-06 14:49:14

    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著名记者、新闻主播吴小莉的新书——《吴小莉:与卓越同行》华丽上市,让我们有机会从另外的角度了解吴小莉,走入她的内心世界。

    此时距吴小莉的上一本自传《足音》出版,已经过去近十五年。这期间,曾子墨、窦文涛、闾丘露薇、许戈辉、杨澜、柴静、白岩松等知名主持人也纷纷推出个人传纪、作品集、访谈录,甚至不止一本。吴小莉则一直以高调从业、低调为人的姿态一路前行。从台湾到香港再到大陆,她一步步走上事业顶峰。《足音》中的吴小莉审视自我,走向世界;《吴小莉:与卓越同行》中的吴小莉视野更加开阔,选择与卓越同行,洞见未来。

    历经岁月淬炼,30岁以后的吴小莉不会老,只会越来越智慧。她的魅力正如甜美的果子酝酿成窖藏的美酒,小酌一杯,余香不绝。

    》》》“我是个极为慵懒的人,有选择的话,我会看山看水叹世界。”

    在很多观众眼中,吴小莉代表着精干的职业女性形象,采访的人物遍及政商界。1998年她被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点名提问的事件至今仍履履被人们提及。成名之后的吴小莉,她的“传奇人生”成为很多励志书籍的重点举例对象,年轻时的各种逸事也不断被翻出,不仅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偶像”,更是传媒学子的职业榜样。

        然而,放下精干、勇毅、能力超群的职业模样,生活中的吴小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感性美女。关于她成长的地方和事业的起点台北,她曾写下过这样的句子:“在熟悉的地方,许多成长的记忆都会涌现,我现在爱极了众人都在上班,我一个人走在台北街头的静谧,台北是我重新充电再上路的地方。”曾经拼命奋斗过的台湾,她的这回头一看却给她的心灵带来一片安静的空间,这是一个聪慧的女人的沉静感。从台湾转战香港,再到大陆,每到一处,她留下的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更是她成长的印记,是她将众多特性糅于一身并逐渐酝酿成熟的过程。就像来自她自己的诠释:“这其中没有什么人生大道理,只有一个女孩努力成长的故事。”是的,吴小莉的世界,似乎只关乎“成长”——活在当下,快乐地成长。或许这才是吴小莉的“粉丝”群体跨越了传媒或财经的行业领域、存在于各行各业的原因。

        而今十余年已如白驹过隙,吴小莉的节目从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开播的新闻专题栏目《小莉看时事》再开创了今天的《与卓越同行》,那么那份“看山看水叹世界”的小小憧憬是否已不复存在?笔者想说不,在这十多年的时间中吴小莉像一块被放入水中的海绵,先吸水,然后胀大,然后变得饱满、厚重。除了还原《与卓越同行》这一档访谈节目中她向作为嘉宾的六位商界大佬们犀利地提问与探讨外,新书中还将增加吴小莉对嘉宾们的观察与思考,子标题曰“小莉观察”。从栏目内容中不难看出,比起许多年轻人抓紧机会拼命向这些大佬们学习从商经验、为商理念等心态,吴小莉更多的是在观察这些大佬们作为“人”的个性所在,而非他们背后那一个个庞大的企业,并以此为依据洞见未来。从“看”到“观察”,是一个女人从聪慧到睿智的转变。是的,这又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我的父母给了我热爱生命和欢乐的能力,我会宝贝它到老,老到我鸡皮鹤发,齿牙动摇。”

    看多了吴小莉对其童年的描述,不知她是否是一个信“命”的人。不过她那即便是没有表情时也微微上翘的嘴角似乎正是天赐给她的快乐源头。作为时政、财经类的严肃性新闻记者和主播,吴小莉擅长的却是用她笑盈盈的眼睛将观众带入一种轻松的、有闲暇和空间给大脑去作更多活跃性思考的境界。

    事实是,吴小莉的事业成功与否,在她对人生、梦想、感情、家庭等观念的诠释面前,统统退居二线。与那个坐在政商名流对面,充满自信、眼神熠熠的吴小莉相比,她灿烂的笑脸以及爽朗的笑声或许更能代表她自己。

    “我希望我的生活是不断快乐的累积!”这是吴小莉曾经的梦想。或许这份梦想会细化为“做一个伸张正义的律师或者是记者”等等,也或许这份梦想的背后是“我当然没有享受过当‘男生’的感觉,我是一进凤凰就直接被跳升为‘牲口’使用的”,但相信无论它的具体形态究竟是个什么样,“追逐快乐”这个本质因素始终将是其根基所在。

    “儿时以为快乐是天生必然的,长大后才发现,其实,快乐是要智慧来经营的。”于是积累智慧以维持快乐成为吴小莉的“追梦之旅”。 如愿踏入新闻行业后,谈及从事这个职业给她带来的最大感受,吴小莉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回头去看当某个新闻成为历史时,你还会想起当时你在哪个角落做报道,在主播台上做什么,你会觉得跟这个世界一起脉动着。”

    “为什么女性一定要说成功呢?女性的社会角色比较多,比如她要做母亲、要做女儿、要做职业人或者家庭主妇。觉得要成功的话,她就要兼顾所有的才叫成功。女人为什么一定要成功?女人可以做得更自己一点,做得快乐就可以了,做一个快乐的女人比做一个成功的女人更重要。”如果没有最初的“追逐快乐”的梦想,没有支持着她追梦的亲朋,没有看透了功与名的淡泊,吴小莉必不能如今天这般赢得入世又遗世的成功。

    多年过去,吴小莉已从当初那个心里挂念着母亲亲做的“缠腰被”的新闻界“小菜鸟”,蜕变成为新闻界“一姐”,并已为人妻、为人母。然而,即便今日的吴小莉已经是端庄、聪慧、机敏、坚韧等词汇的代表人物,当初她的那一份纯粹得如同太阳一般的快乐感染力,今日仍然挂在她微微上翘的嘴角上。新书中,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上无一例外是脸上有着未曾改变过的笑。

    谈及今天的成就,吴小莉提得最多的是她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坚持下来是最困难的,转身而去是最容易的。”当被问及从业路上的“挫折”,吴小莉笑言“从未想过什么时候会因为所谓‘挫折’放弃我热爱的事业”。然而她也淡淡地感激着自己的际遇,感激自己能一击命中自己所热爱的并能胜任的行业。她并不认为那些曾经或者正在徘徊着、迷茫着的人们是在“放弃”,人生毕竟有诸多选择的机会,“只要没有虚度每一次学习的过程,为转换跑道而放弃又何尝不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所谓女人,柔而不媚,强而不悍。”

    作为媒体人,吴小莉以对时事深刻的思考、尖锐的采访风格,以及那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笑容作为她开辟前路的“利刃”,一路从儿童节目主持人、新闻记者做到了名满华人世界的新闻主播界“当家花旦”,得到全国范围内政商两界高端人士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吴小莉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作为女人的人生哲学了。作为女人,她的爱情、家庭修得完满,羡煞了她的一干“粉丝”,甚至非“粉丝”。

    作为一名卓越的职业女性,吴小莉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无可避免地具有特殊性。“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所以我的另一半必须能够体谅和理解这一点。”而果敢、坚毅的美女新闻主播形象的背后,她怀着的是一颗小女人般柔软的心。她曾表示,柔软与坚韧并存是女人的特质,强而不悍是她的魅力所在,被人宠爱和宠爱自己是女人一生当中都应该拥有的特权,爱人亦朋友是她曾经并且至今仍然秉持的观念和追求。虽已无从考证这些观点在她的爱情降临前后是否一致,毫无疑问的是,它们无不彰显着吴小莉作为一个现代独立女性的“女人哲学”。事实上,她曾经的愿景可以说已经达成。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位贤惠的女人,反之亦然。在她事业成长的过程中,另一半的支持从未缺席。“他是我最严苛的观众,是我公众形象的坚实捍卫者”,吴小莉说。对此她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没有感谢的话,只说一句“我的另一半在关键时刻一定会出手”。吴小莉与丈夫都为人低调内敛,向来将私人生活和公众形象的界限把握得非常适度。若不是这位“Mr. Right”周先生为了作为公众人物的吴小莉而要给她的观众一个交代,恐怕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藏在幕后。但他们之间的那份平淡的甜蜜在圈内圈外已为大家有目共睹,因为他们虽不高调“炫耀”,却也未曾避讳谈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的,为什么要避讳呢?与事业一样,爱情与家庭又何尝不是完整人生的组成部分。

    在他们的故事里,吴小莉找到了自己的Mr. Right”。 十余年来,与“明星嫁入豪门”的故事不同,吴小莉和周先生的爱情故事,让爱好八卦的观众们将关注点聚集在了“爱情故事”上,少了那些和钱、权有关的世俗味道。“相信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选到什么样的他。没有十全十美,只是看你要什么。”吴小莉如是说。“少时夫妻老来伴”是吴小莉借以形容她父母的句子,此时她与周先生还未老,“伴”字却已浓。

    》》》“母亲的角色无可替代,她是一个家庭中的精神力量。”

    至今对小时候母亲每晚为自己准备的“缠腰被”感到怀念和感激的吴小莉,在自己做了母亲后更加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曾经不藏锋芒的她如今言谈间更多了一份大家长的气势。她对女人的首要职责定义得很明确:每一个女人,无论她卓越与否,都是天生懂得照顾人的,家庭里的母亲、妻子扛起的是照顾家庭生活细节的职责,发挥着稳定家庭基础的作用。

     “我不是个全职母亲,但是个会将女儿放在心上的母亲。”吴小莉是六姐妹中的“老五”,从小成长在成员众多的大家庭中,她受益良多,深知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脱掉驰名新闻主播的光环,吴小莉和天下的母亲们并无二样。关于现在的家庭,吴小莉常言“陪伴”的重要性。这里的“陪伴”不仅仅指吴小莉和周先生作为父母对女儿的陪伴,也指女儿的存在对吴小莉的心灵的陪伴。从作为女儿依赖母亲到作为母亲被女儿依赖,她不无坚定地说:“当我的另一半或者女儿需要我的时候,无论我身在何处,我的心一定要存在。”她曾对媒体表示,看着孩子成长最大的幸福是,我们能亲眼见到一张白纸涂上五颜六色的过程,看到生命可以重新来过的可能。而今,她的女儿正在人生的白纸上涂着斑斓的涂鸦,吴小莉抱手笑看,唯一的希望是女儿能和她自己一样,找到喜欢的事业并做到极致,奉献一生。

    女儿在一天一天长大,作为母亲的吴小莉也在不停调整自己的定位和心态,如今的吴小莉十分看重她作为母亲对女儿的引导作用,认真回答女儿的每一个问题,认真思考女儿的每一个苦恼。或许是吴小莉口中的那份“女性的本能”已然正在女儿体内萌芽,这对母女现在不仅仅是母亲对女儿的养育和教导,女儿也反过来想要照顾母亲。“当你在外面看到世界的风风雨雨之后,回到家,你看到她(女儿)会更加窝心、心安,你在看世界的过程中,总有一个孩子陪着你一起走这段路,而且你更希望牵着她的手带她看这个世界。”

    》》》“我采访过很多政治人物。可是我觉得他们首先是人物,然后才谈得上政治。”

    1998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吴小莉被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点名提问,随后对朱镕基总理出访欧洲进行随行采访。那一次的经历成为吴小莉人生的“转折点”,自此她如横空出世一般受到媒体内外的高度关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好评。从业十余年来,吴小莉纵横两岸四地,奔走于祖国东西南北,对诸多中央部长与各省市区书记、省长主席,以及商界大佬们进行高端专访。她那知性美女主播的形象、聪慧机敏的发问、富有挑战性而又平易近人的探求,往往使严肃的宏大叙事,融入到深入浅出中,从而积累了广泛而大量的受众群。

    除了高端、睿智的节目风格之外,平视对方而有韵味的语言亦是吴小莉的一大特色。1998年被朱镕基总理“点名”时,吴小莉未曾得意忘形过,事后被问到她对朱镕基总理的印象,吴小莉更多的是在强调总理的平民化一面。关于1998年人们还忆起两件事:被朱镕基总理“点名”后吴小莉站了起来,没有提问,第一句话是“谢谢朱总理,首先,我要说的是,您也是我的偶像。”同年11月,她随行采访马来西亚的亚太首脑双边会议。江泽民主席入场时,她在人群中没有首先提问,只是轻声问候:“主席早,睡得好吗?”用吴小莉自己的话说,“我把他们当作尊敬的长辈!其实关怀都是相互的。”而这样的问候使她接下来的提问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倾听。

    同样地,在吴小莉的高端访谈节目《与卓越同行》中,她与六位商界大佬们的对话也是建立在“平视”的基础上。节目上的吴小莉冷静、大气,她的提问总让嘉宾们得打起满分的精神来应对。节目后的吴小莉则做足了采访前的功夫,并且用一个睿智的女人细腻而独特视角“观察”他们,为观众发掘出这些“人物”们的平民化一面,如同朋友一般和他们交流。新书中的“小莉观察”栏目,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吴小莉善于“平视”的模样。

    在给予采访对象最大限度的尊重的同时,吴小莉也在诉求着平等的被尊重。而当对方同样给予了她尊重时,她倍加珍视。无论是高端政商人物,或者普通民众,平视和人性化的心态,让吴小莉的节目风格通常如一场话题犀利、尖锐但气氛和谐的下午茶。

    》》》“与智慧交谈,洞察未来。”

    “我从小看到不公平的事就会说出来,不是那种躲在角落默默不发言的人。我不仅说,还要解决它”。从小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给了吴小莉秉持公正的理念,至今凤凰卫视内部还流传着一段话:“凤凰的主播,要像小莉那样有忧国忧民的精神”。一路走来,现已是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副台长的吴小莉,仍然作为一名新闻主播冲在工作一线上。 她对自己的定位是“传媒人”,她肩上所背负的责任也同时是媒体的责任,即为更多的人们描绘社会发展的图景。 “昨日已成历史,明日还未可知。”曾经笃信这句话的吴小莉一路走到今天,已经从历史的记录和见证者成为了历史的开创者。今年3月,由吴小莉主持的财经类高端人物访谈节目《与卓越同行》在浙江卫视播出时被称为“中国经济好声音”推出,节目主题是采访“顶尖商业领袖,洞见未来经济人生”。 吴小莉的这一次出击,在外界看来是一次从时政跳转到财经,而在吴小莉自己看来,她的初心不变。从初到香港这个亚洲金融中心,她做的就是财经资讯节目,因而采访了辜振甫和王永庆,因为她只是在引领关注着有影响力的领域、行业和人物,继续履行她作为“传媒人”的责任。有人评论“看完一季之后你就会明白,未来五年,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趋势是什么,你会一目了然。”这档节目在此时面世,似乎正印证了吴小莉现阶段的目标:从记录过去、剖析现在走向洞察未来。

    节目舞台上的吴小莉是谈话引导者和倾听者,节目幕后的吴小莉是时代的亲历者和未来的思考者。她认为,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之一,个体的变化推动着整体的变化,而她思考的是,五年后甚至更长时间后,他们的发家、成长过程中都有什么能够继续留存下来?她所希冀的是唤起更多人在社会变潮中的存在感,帮助他们更深刻地预见面对社会巨变的应对之法,并抓住机遇。节目中的六场对话是六次她与商界领袖们互相助益的过程,用吴小莉自己的话说,这六场对话是充满了“立体感”。节目出发时所站的高度决定了节目做完后效果的深度,于是在新书中新增了“小莉观察”栏目,呈现吴小莉对已采访过的六位企业家——不仅是企业家,更是他们背后的行业,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时代和社会——一一做出的观察和思考。

    对于柳传志,她想知道的是“柳传志成功的经验、谨慎的生存哲学对满脸都是希望,渴望创新和引领的中国新一代会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许是因为,成功了人的已然成功,而年轻一代才是能够在未来继承并持续成功的一代。关于马蔚华,他与时俱进的近乎激进的时代感,让吴小莉与他的这场“谈未来”的对话进行得酣畅淋漓。宗庆后身上的传统与变革并存的矛盾性则吸引着吴小莉为读者发掘影响我国经济转型的深刻元素,深思时代巨变下年轻一代一边倒地趋向于新兴产业的弊端所在。刘永好代表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他领导的企业紧抓我国经济发展命脉,吴小莉与他的对话指向了一个宏大而美好的愿景:“打造世界级的农牧业”,让“农民成为一个骄傲、光荣的职业”。常小兵所畅谈的移动互联网业界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有着轰炸性的影响力,吴小莉与他的对话似乎又绕回了柳传志的“不确定性”上,但浑身充满“正能量”却一路低调的常小兵抛出一句让人回味无穷的话:“未来,将会超出我们所有人今天的想象”,一语道破此刻吴小莉一行人对未来的思考,也道破了“与卓越同行”的意义——探索明天,卓越成长。

    关于马云,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吴小莉问编导组:“对于现今中国人的商业和经济生活,马云曾经带来了什么,又最可能再给予什么?”吴小莉自己的回答是:“远见和改变。”

    远见和改变,是否也正是吴小莉自己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 努力和坚持是为美

    作者:虎皮鹦鹉 发布时间:2013-11-13 13:24:57

    热情、冲劲、骨子里的好打抱不平,伸张正义,让吴小莉高中时就立下选择当律师或者记者。至于是要做律师还是记者,她就交给了高考做决定,将大众传播和法律系作为志愿的她,最终进入当时台湾培育出多位著名电视人的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就读,并立志当一名记者。为此,大学期间她就主动联系到多家媒体实习,并曾担任校杂志《传播者》主编。为采访某小学校长,曾在门外徘徊半小时之久不敢敲门;曾为采访作家朱秀娟而翻遍她的所有作品……这些胆大心细的采访活动,她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自己认可的工作理念。一路走来,“当大事发生时我存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这依然是吴小莉作为传媒人一直在坚守的理念。她渴望观众尊敬的不是她背后的电视台,不是她手上的麦克风,而是她这个人。

       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在台北父母的庇护下,还是只身去香港闯荡?是选择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美丽可人的单身贵族,还是放下工作全身心回归家?当事业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是寻求稳定,还是继续开创?吴小莉不是没有纠结过。这可能都是她喜欢的,但总有最喜欢的那一种方式,总有从高中时就立下的愿望在不断驱使着自己。

    如果说选择是开端,那么努力和坚持就是过程。吴小莉从1988年走上传媒之路开始,从记者到主播再到副台长,一次又一次地闪耀,成为观众心中闪亮的明星。

    而光鲜亮丽的舞台后面,是我们看不见的执着与努力。

       大牌主持人约访也有约不到的时候。没有谁能够一呼百应,叱咤风云。吴小莉遇到这种事的时候,都会很淡然,在她看来,这并不代表失败。这只是一种过程,只是在提示她仍需要不断努力。一次没有约到再约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她始终坚信“还没约到只是采访任务还没有完成而已”。

    在《九七回归60小时播不停》时,吴小莉就连续3天带妆作业,诱发严重的皮肤过敏症;采访朱镕基总理欧洲之行,她集采、编、播音、发稿于一身,累到几乎脱水休克;有时《小莉看时事》节目因忙碌无法及时完稿,急得她痛哭失声,哭罢再挥泪上阵;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她会悲叹“我实在顶不住了”,可事过之后,她照样笑容可掬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中,吴小莉就要挑战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选择对话商业领袖,畅谈中国未来经济五年脉动。吴小莉曾说,转身离开很容易,坚持却很难。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走一条不容易的路,但放弃你所热爱的就是零。坚持和留下虽是最艰难的选择,却是可能让你不后悔的选择。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436+)
  • 下载速度快(699+)
  • 速度快(858+)
  • 无盗版(9104+)
  • 无广告(9104+)
  • 在线转格式(8310+)
  • epub(5910+)
  • mobi(1054+)
  • azw3(1056+)
  • txt(479+)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16 16:54:4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习***蓉: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6分

    ( 2024-05-16 16:59:03 )

    品相完美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8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5-16 17:01:4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苍***如: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16 19:19:08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居***南:

    下载速度:10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9分

    ( 2024-05-16 19:19:08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宓***莉:

    下载速度:3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8分

    ( 2024-05-16 19:05:54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车***波:

    下载速度:9分 / 书籍完整:10分 / 阅读体验:5分

    ( 2024-05-16 18:25:54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汪***豪: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4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5-16 17:04:58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薛***玉:

    下载速度:5分 / 书籍完整:6分 / 阅读体验:10分

    ( 2024-05-16 17:05:00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曾***玉:

    下载速度:7分 / 书籍完整:9分 / 阅读体验:4分

    ( 2024-05-16 16:55:23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和每天五分钟,学会理财经济学相关的视频:

普通人如何理财入门,我把要点全浓缩到了3分钟里,一定要看完!!!






最新书籍
相关专题